【PlanetOut╱同志新聞通訊社白小豆編譯】2001/1/31
一位英國「走出埃及」領袖承認,他從來都沒辦法改變自己的性傾向,更遑論是改變別人,並宣佈「走出」「走出埃及」。
1月29日同志網(gay.com)報導,英國一位「前同性戀」團體的長期領袖,已證實:性傾向是無法改變的,停止了他企圖扭轉性傾向的計劃。國際「走出埃及」支持其旗下--傑瑞米馬克所屬的黑韋坎貝區團體--「勇氣」以兩年的時間,去發掘新的方向和實踐並且回報。「勇氣」一直有個任務,幫助「那些被困於同性戀和基督教之間」的人們,他們以祈禱支持這些人選擇「走出同性戀的路」--以走出埃及的話來說,就是以宣告脫離同性戀來達成「性的純潔」--。但是現在,引述一個同性戀神職人員馬克所說:我們明確地想脫離「前同性戀」的標籤,而致力於支持同性戀基督徒們。經過了十四年,他說:「我們輔導的人之中,不論多麼盡力並祈禱,卻沒有一個人可以改變。誠實地面對是比較好的。」
美國心理學協會和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已對未經證實有效、且可能會有害的「扭轉性傾向」方案發出警告。馬克發現「前同性戀」運動的害處,就是它預設男女同性戀就是當不成好的基督徒,讓他們「內在交戰」。當馬克依然保留他對九年的妻子的忠誠誓約,他承認--「我克制」和「我不是」是有差別的--「事實上,我的性傾向沒有改變。」
離「走出埃及」的樣板模範生約翰蒲克出現在華盛頓男同志酒吧的尷尬事件,不出五個月的時間,又爆發「勇氣」生變的消息,男女同性戀人權運動組織(HRC)針對企圖扭轉同性戀變成異性戀的方案對個人造成的傷害進行研究,並藉這個機會,呼籲包括正在克羅拉多所舉行「家庭的愛終將獲得勝利」為主題的研討會的走出埃及會員們,以這些事件去勸說參與者,這些「脫軌」事件,好過固守謬誤所造成的罪惡。
馬克說:「大部分走出埃及的領袖們都是有愛心的好人,現在都正在面對改變同性戀性傾向這件事可能是錯的,這有可能將是25年來轉型的契機。」男女同性戀人權運動組織的韋恩貝森認為,這個失敗結果提供走出埃及一個很棒的機會,使他們可以重新評估他們的任務,並開始誠實與自己、與公眾對話。然而,馬克比較保留地說:「這個機會不大。」
白小豆的話:宗教右派常以「男女同性戀的性傾向是可以改變」的見解,來阻撓同性戀納入人權及仇恨犯罪法保護的範疇;逼得同志除了要主張「同性戀是沒有問題的、是應該被平等對待並選擇的生活方式之一」之外,還得忍氣吞聲去證明「性傾向是不可改變的」,特別是在宗教影響力極大的社會裡。
現在台灣的走出埃及也透過財力雄厚的靈糧堂積極對同志社群進行「親密召喚」,連台北同玩節的現場,也可以看見他們努力發傳單的身影,各主要大專院校的同志社團也都會定期都會定期收到文宣和活動通知,這個由教會內部宣告改變性傾向失敗的自省事件就更加重要;希望宗教可以體認這個事實,停止強加同志無謂的罪惡感並加深社會仇恨基礎。
本部落格中,
轉錄的文章欲再轉錄的話,請註明原作者、出處或網址;我的文章(如果有幸被轉),也請註明原作者、出處或網址,並知會本人。謝謝。
- Jan 31 Wed 2001 21:37
[轉錄] 英國「走出埃及」團體宣告放棄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