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雷斯盃開拓女同休閒新體驗
http://publish.lihpao.com/Gender/2006/11/09/1201/

【記者陳怡君整理報導】女同志球賽盛事「雷斯盃」1995年首次登場,1998年由「拉拉資推」接手,此後,「雷斯盃」走向組織化規模愈趨盛大,也成為女同志休閒運動的指標之一。拉拉資推負責人之一燕妮表示,資推近來經歷了一番變革,決定放寬眼界、以爭取主辦「同志運動會」為長遠目標。

資料指出,2001年同玩節以「彩虹運動會」為主軸,「雷斯盃」動員超過3千人參與活動,盛況空前。「雷斯盃」首次與公部門合作,展現了動員拉子的巨大能量。同玩節後,拉拉資推與熱線、人權性別協會組隊前進2002雪梨第六屆同志世界運動會競賽,由華航贊助,參與國際同志運動會。

不過,由於2001的同玩節的媒體效果,2002雷斯盃的人數增加,卻意外爆發媒體為了前進雪梨報導,取鏡於雷斯盃,使得參加賽事的拉子被迫曝光,引起拉子圈一片譁然。曝光陰影波及下,前進雪梨低調出國、回國,並未向媒體提供任何資訊。之後雪梨專案的負責人Amy組織了小摩壘球隊,自費參加2006芝加哥同志世運壘球賽,營造了一群同志世運種籽。

拉拉資推指出,「雷斯盃」為台灣女同志開拓新興的休閒經驗,打破女同志為躲避異性戀社會歧視與污名而退避於私密場所的休閒侷限。嶄新的空間經驗與愉悅模式,削弱女同志身處異性戀社會中惶惶不安的邊緣感,成為女同志壯大自身認同的資源,更開展出「陽光、活力、同性戀」論述,對抗異性戀社會負面論述。

在雷斯盃經驗中,女同志透過集體行動,拓展異性戀監視下寥寥無幾的集結管道與休閒資源,並在玩樂過程中累積迎擊外界眼光的力量與自信,建立正面的女同志認同。以運動球聚為主的生活化的同運路線,降低了文化資本造成的門檻,鼓勵女同志「運動」了自己,接著也有「運動」別人的機會。

參加2006年芝加哥同志世運壘球賽的楚軒則表示,本屆同志運動會約有1萬2千人,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同志運動員,參加30個體育活動項目。她回憶,走在街上,當地的小朋友,問她同志運動會的背包哪裡買?而當地T-Bar老闆也熱情笑說「謝謝妳們那麼遠將錢運過來!」

楚軒指出,若有一天台北接辦同志世運,台北將湧入20、30萬的同志光觀客,捷運站、公車、運動場、觀光景點、旅館、百貨公司處可看見男男,女女的同志身影,以健康驕傲的形象在台北市各處游走。拉拉資推強調,台灣人生性保守,情慾的話題、扮裝的嘉年華會固然吸引媒體注意,但是不容易打動保守父母,而悲情訴求,則讓爸媽擔心同志孩子情路上坎坷,因此,在台灣正需要人權立國、加入國際社會的情況下,『與同志世界運動會接軌』無疑是一條愛自己又愛國的同志社會運動路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 的頭像

    風聲雨生讀書聲

    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